新聞中心
你的位置: 首頁> 新聞中心
-
印度棉紗線或逐漸退出中國市場原因解讀
- 2014-06-18
-
據統計,2014年4月份印度棉棉紗出口量僅9萬噸左右,同比下滑近25%,明顯低于2013年月均出口量12萬噸,但與之相對應的是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(UNComtrade)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,印度擊敗其競爭對手如意大利、德國和孟加拉國,成為全球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國,且據美國有關部門統計,4月份美國從印度進口服裝6.13億美元,同比增長4.14%,占總份額的7.61%,約為美國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金額的22.6%.2014年1-4月,美國從印度累計進口紡織服裝23.47億美元,同比增長5.96%,占美國進口總額的7.13%,為同期美國進口中國紡織品服裝總額的20.4%,雖然占比并不高,但印度是除越南(同比增幅15.5%)外增幅最大的國家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,一些印度紗廠、出口廠認為自2月份以來來自中國買家、客戶的棉紗、棉布訂單有明顯下滑,特別是對C32S及以下高支棉紗的依賴度下降,轉而對越南、烏茲別克斯坦、泰國、印尼等地棉紗的采購上升,但由于印度企業及時調整出口方向(2012、2013年印度出口棉紗約50%左右進入中國市場),加大對歐美、非洲及其它東南亞、日韓等市場的開拓,對中國買家的依賴度大幅下降。據統計,2013/14印度財年(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)印度登記出口棉紗量141.45萬噸,同比增長32.53%,而同期中國進口外紗總量雖達到212.72萬噸,但其中印度紗進口量僅64.3萬噸,占進口量總量的30.2%,而且這種下滑趨勢在2014年1-4月份更趨明顯,印度進口紗的占比分別為33.61%、34.68%、28.19%、25.95%.筆者認為2014、2015年度中國進口印度、巴基斯坦棉紗比例繼續下滑是大概率事件,導致印度棉紗或加快退出中國市場的步伐,原因如下:
一、中國織布廠、進口商的選擇空間大增。
二、印度棉紗在價格、品質、交貨等諸方面的優勢正逐漸被削弱。
三、印度紗廠也正在加快產業化升級,產品向高支、緊密紡、渦流紡及差別化纖維方向發展,低端紗、低支紗市場逐漸讓給其它東南亞、孟加拉國及非洲國家。
四、印度紗廠的合同信譽有待提高,大量印度、巴基斯坦等出口商的介入雖然使買家支付信用證銀行的選擇放寬,但買賣雙方直接溝通減少,出現質量問題不僅索賠困難,最終大多不了了之。
一些外商、機構認為,隨印度、巴基斯坦等紗廠產品向中國大中型棉紡廠靠攏,雙方產品的競爭力都在下降,中國布廠、服裝廠減少印巴棉紗用量的趨勢已經形成,印度出口商、貿易商將轉向白坯布、高支高密坯布以及面料、服裝等,下游產品將加快進入中國市場,搶占中國布廠、印染廠和服裝廠份額。2014年2月份以來,山東、江浙、廣東等地海關進口棉布、面料、服裝的數量不斷增長,中國整個棉紡織產業鏈面臨的壓力正快速向終端傳導。
新聞中心
聯系我們
青島德爾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
上海引春機械有限公司
地址:中國青島膠州艾山工業園
電話:0086-532-86226058
MP :0086-13816487777
傳真:0086-532-86226108
郵箱:13816487777@
163.com
上海引春機械有限公司
地址:中國青島膠州艾山工業園
電話:0086-532-86226058
MP :0086-13816487777
傳真:0086-532-86226108
郵箱:13816487777@
163.com